本报北京7月17日电据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今日下午4时的最新信息,7月9日在渤海辽东湾鲅鱼圈以西发现的赤潮已经进入消亡期,中国海监北海总队的海监船在海面直接观察已经看不到赤潮现象。
据分析,此次赤潮迅速消亡的直接原因是最近渤海地区海风较大,且有一定规模的降雨,阻止了赤潮的大规模发展。近年来渤海地区实行污染物达标排放,减少了陆源污染物对海域的影响,也是此次赤潮迅速消亡的原因之一。
这起赤潮是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7月9日利用卫星图像发现的。据7月12日报告,当日赤潮面积约为350平方公里,呈棉絮状、条带状分布。
据中国海监中心北京总队执法处介绍,近年来渤海海域环境污染严重,且水域水体交换能力较差,所以连年出现赤潮现象。目前正值雨季,渤海淡水补充量增加,加上阳光照射气温较高和海水富营养化,正是赤潮高发时期。此次赤潮是渤海湾及北部海域今年首次出现赤潮。据统计,1999年我国周边海域共发生赤潮16起,而渤海湾就有8起。